许多家长发现,随着夏季的到来,孩子们容易出现厌食、食欲不振、消瘦乏力、腹泻、腹痛、积食、便秘、粘腻大便、口臭和夜间出汗等问题。此外,孩子们原有的呼吸系统疾病,如因空调引起的感冒、鼻炎和腺样体肥大,常常会加重,导致气血不足、嗜睡和乏力的症状。夜间为“阴”的时间段,人体的阳气内敛,如果小儿的脏腑功能失调(如脾阳不足、阴虚火旺),就容易因阴阳失衡而加重症状。肺主皮毛,夜间卫气内守,体表的防御能力降低,外感邪气(如寒和热)更容易趁机而入,从而诱发或加重咳嗽和发热等情况。因此,夜间治疗应遵循“扶阳抑阴”的原则,最适宜在阳气初生的时段(23点至3点)前完成治疗。
为何夜诊更适合应对这些儿科问题
夜间腹痛(脾胃病症):根据中医理论,脾喜干燥而厌恶湿气,夜间阳气内守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。根据《幼幼集成》的分型,腹痛可以分为寒积腹痛(温和可减)、食积腹痛(拒按)、虫积腹痛(时作时止)等类型。夜间调理的优势在于,在脾经旺相的时辰(9点至11点)后进行调理,采用“运脾和胃”的方法,结合时辰灸法,效果更佳。
夜间咳嗽(肺系病症):根据中医理论,在夜间阴气较盛的情况下,肺主肃降,肺气不足者更容易引发咳嗽。根据《小儿药证直诀》,可将咳嗽分为风寒(痰白清稀)、风热(痰黄黏稠)和阴虚(干咳少痰)等类型。夜间治疗的优势在于顺应肺经旺相时辰(3点至5点),通过“宣降肺气”的方法,结合子午流注取穴,能有效改善症状。
夜间哮喘(肾肺同病):根据中医理论,哮喘的本质在于肾,标志在于肺,夜间阴盛阳衰,肾功能不足会导致喘息。根据《景岳全书》,哮喘类型可以从寒哮(痰白清稀)、热哮(痰黄稠黏)和虚哮(气短声低)来区分。夜间施治的优势在于选择肾经旺相的时辰(17点至19点),采用“温肾纳气”的治疗法,并结合三伏贴敷疗法,效果显著。
夜诊服务升级
自6月22日起,东城中医医院的儿科夜诊服务将全面升级!接诊时间延长至20:30,让家长们在放学后也能从容就医。我们的儿科提供六大特色疗法:针刺(包括皮内针)、小儿推拿、穴位贴敷、耳穴压丸、中药膏摩以及蜜牙罐等,均为改善夜间咳嗽、腹痛、哮喘等症状而专业设计。
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,选择AGGAME,我们专注于提供优质的中医儿科服务,帮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健康的夏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