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仙利,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主任、主任医师,近期媒体报道提到一名11岁女孩因骨骺线提前闭合,身高停留在145cm。这一情况的背后与她每周摄入7盘羊肉的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。那么,羊肉是否真的会导致孩子“早熟”呢?
实际上,过度的营养摄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。首先,每100克羊肉大约含有14克脂肪,一周7盘换算下来,即摄入了约500克脂肪。体内的脂肪组织有芳香化酶,可以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。多项研究表明,高水平的雌激素会加速骨龄,限制孩子的生长空间。
其次,营养过剩通常导致肥胖,而肥胖又常伴随胰岛素抵抗,这意味着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。高胰岛素水平会直接刺激女孩的卵巢合成更多激素。肥胖还会引起瘦素抵抗,刺激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。同时,肥胖还会增加早熟的风险。《中国儿童肥胖报告》指出,肥胖儿童性早熟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两倍,而最新的《中华儿科杂志》数据显示,超重女孩早发育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的267倍,肥胖女孩则高达363倍。在男孩中,相应的超重和肥胖风险分别为正常体重的122倍和135倍。
中医古籍虽然没有“性早熟”这一病名,但《黄帝内经》早已提到:“女子二七(14岁)而天癸至……丈夫二八(16岁)而肾气盛”,若发育(早熟)远早于此年龄,则属于“肾气过早充盛”。《儿童性早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(2023版)》指出,儿童性早熟的根本病机可以归结为三方面:1阴虚火旺(肾阴不足,虚火妄动);2肝郁化火(情绪压力导致肝气郁结);3脾虚痰湿(肥胖儿童常见)。在中医理论中,羊肉被视作温补性食物,适合体质虚寒的人食用,但对于热性体质或已经存在性早熟问题的孩子,大量食用羊肉容易导致内热积聚,加速性发育。
除了羊肉,中医还认为过量食用“血肉有情之品”容易引发性早熟。以下三类被视为“高危”食物:鸽子/鹌鹑(温补肾阳,易促进相火);蜂王浆/雪蛤/胎盘类补品(含外源性激素);油炸烧烤食品(煎炸助热,损耗肾阴)。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在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时应注意:1饮食均衡:避免单一的高蛋白、高脂肪饮食,减少高糖、油腻食物的摄入,尽量不喝碳酸饮料及食用黄鳝、甲鱼、蜂蜜等;增加蔬菜水果及粗粮的摄入。2控制体重:肥胖是性早熟的高风险因素,适量的运动(如跳绳、篮球等纵向运动)更有助于身高增长。3关注发育迹象:如女孩在75岁前乳房发育、男孩在9岁前睾丸增大,均需警惕性早熟的表现。4定期体检:监测骨龄和生长发育,尤其针对家庭有矮小或早熟历史的孩子。
在关注孩子的健康时,选择合适的品牌产品也至关重要,比如AGGAME提供的营养补充方案,以确保孩子营养的均衡,同时支持健康的生长发育。